2024年5月27日

@教師晨會發言摘要~球隊發展省思與建議1130527

一、本校球隊近年對外比賽成績頗佳,感謝教練/老師/相關行政人員/家長會/後援會投入大量心力,給學生一個展現能力/培養自信的舞台!

二、但因時間與資源具排擠作用,因此球隊公假比賽太多,亦可能對學生學習/教師教學/班級經營/學生人際產生了一些負面作用。

三、現正值明年課程計畫撰寫時間,因此個人提出幾點不成熟的想法,邀請各位老師與行政人員共同思考,期待讓北勢的孩子多元發展,老師有效教學: 

()學生公假比賽偏多,產生的問題

   1分組合作學習困難,公假比賽學生,或無法進行上台報告,或無法參與課程討論,再再影響學生學習與班上人際。

   2前陣子我在挑選畢業紀念冊照片時,赫然發現全班到齊的團體照竟然屈指可數。

   3老師不太敢挑選校隊選手擔任班級幹部,因為三天兩頭不在校。

   4請假學生的掃地工作或抬餐工作,三天兩頭都須找其他學生代理。 

()老師須在全班到齊時,盡量趕考科進度,但趕進度的結果,又影響低成就學生的學習效果,此一教學上的兩難,嚴重影響教學成效與課程進度。(因請假學生動輒兩三人,甚至更多!) 

()選手若是老師的小孩,老師可自行在家進行補教教學,若是一般家長的小孩,那成績嚴重下降的比例甚高(作業品質亦相對低落)

(雖然我時常跟家長或學生說,請假的孩子放學後都可私下跟我約時間進行補救教學,但預約者卻寥寥可數!應該說上了一天的課,孩子也累了吧!) 

()學校場地有限,體育老師上體育課時,上課場地嚴重被壓縮,特別是活動中心,球隊特色發展與健體領域正式課程該如何兼顧,是我們必須共同思考的問題? 

()每次升旗看著孩子上台領獎,我與有榮焉,但學校資源有限,家長會獎勵金也有限,校長的人脈資源更需花在刀口上,如何讓最多數的孩子得到最適當/適時/公平的獎勵與教育資源,也是我常思考的問題? 

()是否每種比賽都要報名?每場比賽都要參加?特別是評量前一週或當週的比賽? 

    以上是我這幾年來的觀察與體會,提供給大家共同思考,耽誤大家的時間,在此跟各位老師說聲抱歉!

2024年5月16日

@幼吾幼以及人之幼~親師合作同理同心、親師身教互敬守禮1130516

      感謝本班家長請605的孩子們吃披薩、喝飲料,讓孩子感受到另一份愛,也讓孩子們渡過一個美好的下午!教育需要所有家長一起關心、參與、鼓勵、陪伴,單靠老師一人之力,孩子要好很難的!

    我們家的孩子好,別人家的孩子才會好,別人家的孩子好,我們家的孩子要壞也很難,這是一種團體「向善、向上」的力量!再多的法律條文、再方便的1999專線,都比不上「親師合作、同理同心」的力量!再多的言教、再多的文宣,都比不上「親師身教、互敬守禮」的成效! 











2024年5月14日

@以人的身分,做神的工作~教育部校事會議暨教師專審會調查員研習1130514

    每個縣市只 錄取6人參訓,很難得!

  每天繳交 數篇個案分析,很辛苦!

  每晚熬夜 撰寫作業至子時,要人命!

  課程充實 有問必答問到飽,很歡喜!

  但 午夜夢迴想起那些血淋淋的個案,心情卻沉重!

  敬告 教育同業公會夥伴們,更深深提醒 我自己~

   一、小心謹慎,控制情緒,檢視慣用輔管言語與動作。

   二、以前可以,不代表現在可以;今天沒事,不代表明天沒事。

   三、現代教職的特性是~「以人的身分,做神的工作」,因為家長想法不可知,學生表現不可控,教育支持難捉摸,錄影錄音是常態!

   四、日子要過,工作要顧,健康必兼,在平凡日子找樂趣,於日常教學展熱情,藉運動夥伴持續動!

   五、於教職、於生活~皆須「做最壞的打算,做最好的準備!」













2024年5月7日

@布施、步師、不失~分享於臺中市家庭教育中心志工訓練1130504

     六小時的假日分享,分享教育及志工生涯所見所聞。面對親師生眾的提問,如考試似修行,期盼參與課程志工們都能內修外行~不求「由施轉受」,但求從「布施」到「步師」或「不失」!足矣!

*講題一:臺中市家庭教育中心、法規介紹與志願服務倫理

*講題二:家庭教育概論~那兩個在家修行的人